從恆河候的實驗說起…
關於觸碰,讓我想起了哈利.哈洛(Harry Harlow)的恆河候實驗。1930年代的美國,興起了行為理論,以滿足欲望的角度來解釋人類行為,並認為嬰幼兒對母親的依附愛戀,純粹是為了滿足飢餓、口渴等生理需要與欲望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教授哈利‧哈洛(Harry Harlow)卻不以為然,他在1958年開始,以恆河猴進行一系列的實驗(這些實驗在後期也掀起了道德討論)。
實驗是這樣的…
實驗室的籠子裡擺放了兩隻假母猴,一隻用圓紙筒套上柔軟絨布做成,另一隻則用冰冷的鐵絲紮成,中間放置一個奶瓶。哈洛想測試,如果把出生沒多久的幼猴隔離在這個籠子裡,幼猴會把哪一隻假母猴當成母親?到底會是堅硬冷冰但有牛奶可喝的鐵絲「母猴」,還是柔軟溫暖卻沒有食物提供的絨布「母猴」?
實驗結果發現,幼猴無助地瑟縮在籠子裡,肚餓時就會去找鐵絲母候充饑。然後,很快地跑回絨布媽媽那邊。除了肚餓需要充饑時,幼猴長時間偎倚在絨布媽媽懷中,尋求觸感與心靈的安慰(實驗的幼猴皆如是)。實驗結果在當時引起極大迴響,當時的主流心理學者認為母愛對嬰幼兒的發育不是必需的,這只會造成長大後的依賴性格和無法獨立自主的根源因素。因此,當時的歐美掀起了不擁抱、不親近的育兒方法,也有人從衛生角度提倡,減少母親對嬰幼兒的不必要接觸,以減少疾病的傳染。
哈洛的恆河猴實驗,可說是打破了當時的主流育兒方法。哈洛的實驗,的確冷冰,卻反諷地帶出觸感對安撫情緒、提供安全感和慰藉心靈的重要。
觸碰的本質
在這冰冷的實驗中,幼猴的選擇,告訴我們溫柔的觸感對於撫慰情緒的重要。動物(當然包括人類)與生俱來就是透過觸感,去認知外在世界,與這個世界建立關係。幼小的恆河候透過觸碰絨布媽媽,才能在這殘酷的實驗中存活。絨布媽媽為幼候提供了一絲的溫暖與安全,讓幼候的心能稍稍安穩下來。
觸碰的本質,也就是能夠穿越肌膚、跨過界線,一層一層往心裡走,讓生命能夠在荒涼冰冷的世界中,存活。然後伸展、探索,溫暖彼此。
觸碰,已不再是單純的生理需要,而是可溫暖心扉,滋養生命的深刻照顧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