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一書(第二章)有感,作者貝塞爾.范德寇醫師對藥理學在過去二、三十年間巨大的發展,提出了讓人深思的見解。
美國的藥理學徹底改變了精神醫學,藥物讓醫師更有「效能」,藥廠的資金為精神科由醫院的地下室開始向上爬升。其中一個象徵性的改變在1990年代的麻州精神衛生中心,醫院將游泳池填平,以騰出空間來建立新的研究室,室內的籃球場也改建成門診區的小隔間。過去幾十年來,醫師與「病患」平等地共享泳池、在球場傳球、在健身房一起消磨時光的過往,已經不復存在。
「在過去,這是個讓我們都能重新感受到身體健康的場所,是讓我們從每天面對的苦難之海中爬上岸休息的一座小島,現在卻變成把病患『修復好』的地方。」
精神科藥物真的如此有效?
精神科藥物真的如此神奇嗎?作者開始針對創傷後壓力症的用藥進行不少研究,他發現精神科藥物有嚴重的負面影響﹕「人們轉移了對疾病的注意力,不去處理潛在、根本的問題。」這種「大腦—疾病」式的診療成為模式,「從病患手中奪走他們對自己的命運主控權,而由醫師和保險公司負責處理他們的問題。」
從甚麼時候開始,經歷創傷的人被看成「精神病患」,進而不停服用難以數算的精神科藥物?
醫療專業、社會大眾和傳播媒界普遍接受心理疾病的主要成因,是來自大腦化學物質的不平衡,即是「大腦生病了﹗」生病了的大腦,須要服用特定藥物來改善或修復腦部化學物質的不平衡。這種「主張」或想法,成為主流。
但作者提出了深刻的疑問﹕「如果這些藥物真的那麼有效,憂鬱症應該已經不是社會上的重大問題。」但事情剛好相反,抗憂鬱劑的用量不斷增加,美國過去二十年來因為憂鬱症而接受治療的人數是過去的3倍。每10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服用抗憂鬱劑。
是甚麼出問題?
作者指出,藥物的利潤驚人,重要的醫學期刊很少發表不涉及藥物治療的精神病研究,醫師若想探究其他的治療方法,通常會被邊緣化為「非主流」。
「主流醫學堅決透過化學追求更好的生活,卻沒有想過我們其實可以採取藥物以外的途徑,改變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內在平衡。」
作者同時指出,「大腦—疾病」的模式,也忽略了四個基本事實﹕
(1). 我們有能力摧毀彼此,也有能力互相療癒,恢復社交關係與社群聯結是復原的關鍵。
(2). 語言藉由敘述我們的經驗、幫助我們下定義、找到共同的意義而賦予我們改變自己與他人的力量。
(3). 我們能夠藉著呼吸、移動和觸摸等基本活動來調節自己的生理機能,包括身體與腦部一些不受意志控制的功能。
(4). 我們可以改變社會,創造一個兒童與成人都感到安全且生氣勃勃的環境。
當我們忽視人類這些最核心的層面時,我們就奪走了人類癒合創傷、恢復自主的能力。
閱後感﹕
作者的反思很精彩﹗從精神醫學的發展演變開始,電擊到藥物,主流醫學怎樣看待「病患」和進行治療。除了藥物和主流醫學,人類真的別無他選?這讓我想起寇特.史納伯特所說﹕「如果我們將身心健康與正統醫學連結太深,就會剝奪我們原有的、健康自主的力量」如出一徹﹗
在過度依賴藥物的同時,我們是否需要思考自身與身體的關係?
除了藥物,我們還有很多選擇﹗回歸人文關懷,重新與自身連結,呼吸、觸摸、靜坐、運動、與朋友聊天,甚至改變社會。
Commentaires